创业板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其目的主如果扶持中小微型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打造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革新国家策略提供筹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国内的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十月23日推出,截至2010年十月29日创业板运行一年时,已有134家上市公司,当天的市值接近6千亿,134家上市公司IPO总募筹资金额达988亿,市场买卖活跃。从创业板已经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时均进行了核定资本性质的资产评估,并以净资产折股进行股改。但企业上市前发行时,并没有进行基于企业将来收益预期的估值,因而总是产生如此一种现象:上市后公司市值剧增。即使考虑到国内仍处在一个市场体系和规制建设还不算成熟的新兴证券市场,这种企业价值证券化后重新估值与股改时评估价值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值得深思的。这可能存在不少缘由,但从评估角度看,充分认识资产评估在创业板市场有哪些用途,并发挥其专业用途,也是要紧的一个方面。因此,除去在公司转制时核定资本性质的评估、公司转制后股权并购提供并购价值依据的评估以外,研究创业板公司上市、初次公开发行股票、退市等环节的评估价值尺度和价值信息用途,不但能够帮助资产评估服务范围的扩展,对创业板市场健全中资产评估有哪些用途体现,也具备十分要紧的意义。
1、创业板公司特征剖析
创业板企业的行业特征
中国证监会于2010年3月1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引导》,明确了创业板的市场定位,即国内创业板主要界定在符合国家策略性新兴产业进步方向的企业,尤其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范围的企业,与其他范围中具备自主革新能力、成长性强的企业。并需要保荐机构重点关注企业的革新能力,深入核查企业是不是拥有重点的核心技术、突出的研发优势、革新的业务模式与较强的市场发展能力,并在成长性专项建议中予以说明。从证监会受理的149家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高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占比达68%;同时,即便部分公司所处的传统行业科技含量不高,但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方面也有明显的革新特点,如主营户外用品的“探路者”、主营农机连锁的“吉峰农机”等。
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资产结构
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上市企业一般是中小微型企业、高新科技企业、高风险成长型企业。这直接决定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或实物性资产所占比率偏低,一般这种公司被叫做“轻公司”。与制造业不同,因为行业本身的特征,“轻公司”资产结构中,天然就脱离了厂房、大型生产设施的需要。在eBay(主营网上拍卖)、Google(主营互联网搜索引擎)、Microsoft(主营软件)这三家企业与通用汽车的财务数据对比中,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出这种不同。“轻公司”的资产主体主要包含现金类资产或无形资产等,而在制造业公司中,很多资产为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据有关学者研究得出结论,创业板上市公司固定资产比率较低,平均值为17.01%,流动资产比率较高,平均值为70.15%,这与高新技术企业以研究开发与技术成就转化为主要业务的特点一致,它们主要通过商品差异获得收益,不同于以规模经济、扩大产能、低本钱优势获得收益的制造业。
2、国内拟上市创业板公司评估问题剖析